R.W.Benet Salway博士主讲法典编纂史系列学术讲座第二期“狄奥多西法典:谢幕与缘起”顺利举行

发布者:王姝文发布时间:2020-11-06浏览次数:222

(通讯员 法学院新闻中心)


116日晚,法典编纂史系列学术讲座第二期——《狄奥多西法典:谢幕与缘起》在文澴楼一楼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由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罗马法律和历史研究员R.W.Benet Salway通过视频连线担任主讲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意学院执行院长李俊副教授担任现场主持人。我校众多法科学子到场聆听,本期讲座仍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与法学才俊通过Zoom线上参会,共同交流学习。




讲座伊始,中意学院执行院长李俊对R.W.Benet Salway博士能为我校学子讲学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在简单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后,他特别指出研究历史法学的Salway博士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解析《狄奥多西法典》,并强调在历史中总结相关法律经验的重要性。

 


Salway博士首先总括性的提及了《狄奥多西法典》的独特起源。他指出,法典是狄奥多西二世为解决当时社会法律渊源混乱而下令编纂的,由编纂委员会历时8年完成,收录了君士坦丁一世以来罗马帝国东西两国历任皇帝颁布的敕令,旨在为裁判官提供清晰明确的裁判规范。

随后,Salway博士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狄奥多西法典》的颁布背景。在他看来,虽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国,但瓦伦提尼安三世与狄奥多西二世之女莉西尼亚·欧多克西亚的结合,实现了帝国政治上的暂时统一,为法典的编撰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紧接着,Salway博士从结构上分析了《狄奥多西法典》的蓝本与结构。他认为,《格雷哥里安法典》与《赫尔莫杰尼安法典》作为民间法典编纂活动的成果,为帝国法典的编撰提供了蓝本。《狄奥多西法典》共分为16卷,覆盖了几乎公私法的全部内容,包括诉讼法、军事法、税法、私法、行政法、宗教法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狄奥多西法典》是经过现代法学家重新收集、汇编而成的,并不是完整且原始的《狄奥多西法典》。由于《狄奥多西法典》的正式生效仍需要帝国两位皇帝分别下令,因此法典在东西两国的生效时间并不一致,很难推理出编纂过程中,在法典颁布前五年的西罗马帝国相关谕令是否被收录。

讲座尾声,Salway博士对《狄奥多西法典》的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评述,并将《狄奥多西法典》与《优士丁尼法典》进行横向比较。与《优士丁尼法典》相比,许多学者认为《狄奥多西法典》内容混杂,体系混乱,不具有研究意义。但Salway博士认为,《狄奥多西法典》是罗马法史上第一部尝试汇编皇帝谕令的官方法典,是将多种罗马法法源整合、编纂为一部法典的伟大尝试。近年来,以欧洲罗马法学派为主的一些学者陆续对《狄奥多西法典》进行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并承认其在后古典法学时期所包含的代表性意义。

最后,中意学院执行院长李俊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 Salway博士的讲述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对法律编纂的过程和法典本身进行解释,为法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狄奥多西法典》虽然产生于罗马法发展历程中相对的衰退期,但并不影响它本身作为西方第一部官方编纂的法律文本而产生的深远意义。

在提问环节,Salway博士面对在场学子的疑问一一进行耐心解答。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